公司注册新闻

企业出海“原产地证书”策略,是否仍具备突破关税战壁垒的效力?



《华尔街日报》披露,特朗普政府试图借关税谈判向70余国施压,要求其通过禁止转运货物、限制中企设厂以规避美国超高额关税、抵制低成本的中国工业产品等手段切断与中国经济的深度联结,以此换取美国关税优惠。这一以"原产地管控"为核心的贸易策略,直接将矛头指向全球产业链中"中国制造"的渗透路径,倒逼中国出口企业重新审视既有贸易合规体系的应对能力。相关阅读《关税125%!为什么全世界都怕关税大战?中国出海企业如何应对

当前美国"对等关税"政策持续重构全球贸易规则,当跨国供应链因地缘政治面临前所未有的审查强度,一个根本性问题浮出水面:在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精准打击下,中国企业依赖的"原产地证"策略是否仍具备突破关税战壁垒的效力?这张看似普通的证明文件,是国际贸易中的“身份证明”,既标明商品原产国,又直接影响关税、进口配额、反倾销措施及海关清关等关键环节。相关阅读《关税245%!出海企业如何靠ODI境外投资备案,破局关税战?


原产地证书是什么?

原产地证书是由公证机构、政府或出口商应进口商要求出具的,用于证明货物原产地或制造地的文件,它是贸易交接、货款结算、索赔理赔、进口通关验收及关税征收的有效凭证,也是出口国享受配额待遇、进口国实施差别贸易政策的关键依据,堪称商品进入国际贸易的“经济护照”及享受目的国(地区)优惠关税待遇的必备凭证。


原产地证书核心作用是什么?

关税核定的法律依据:各国海关依据原产地证确定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。例如,中国-东盟自贸协定下,凭FORM E证书可享受零关税待遇。

非关税措施的实施依据:部分国家根据原产地实施配额管理、反倾销调查等措施。欧盟曾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“双反”调查,原产地证成为关键举证材料。

贸易统计与政策制定的基础数据:各国通过原产地证统计贸易流向,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。美国商务部在分析对华贸易逆差时,原产地证数据是其重要参考。


原产地证书主要有哪几类?

原产地证根据用途和签发机构的不同,每种证书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优惠待遇。主要分为以下几类:

一般原产地证(C/O):即CERTIFICATE OF ORIGIN,用于证明货物原产国,享受进口国正常关税待遇,广泛应用于关税征收、贸易统计等;

普惠制原产地证(FORM A):能让出口产品在对特定国家(如欧盟等)出口时享受关税减免;

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:如FORM E、FORM P等,适用于特定经济区域内的成员国,提供互惠关税减免;

专用原产地证明书:如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等,针对特定商品或地区使用。


原产地证书的“攻防”价值

不可替代的合规刚需:在WTO《原产地规则协定》框架下,164个成员仍依赖原产地证执行最惠国待遇。即使面临美国"对等关税"等非常规措施,其作为国际贸易"原始凭证"的法律地位难以动摇。

贸易协定中的杠杆支点: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(RCEP)、非洲大陆自贸区等新一代贸易框架中,原产地证成为享受关税优惠的关键工具。企业通过符合特定区域增值标准,可阶梯式享受关税递减待遇,这种累进式优惠机制重构了全球供应链布局逻辑。

地缘政治博弈筹码:土耳其利用原产地证在俄乌冲突中实施"战略模糊"策略:对俄能源产品签发第三方国原产地证,既规避欧盟制裁又维持能源合作,展现原产地证在国际政治博弈中的弹性空间。


在关税对等政策重塑全球贸易规则的背景下,原产地证也是中国出口企业的“战略工具”之一,其战略必要性已难以用二元答案界定。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贸易壁垒,掌握原产地证规则,才能在全球博弈中占据先机。关于原产地证书更具体的问题,可联系彦德国际专家团队进一步详细了解。彦德国际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,为中国出海企业提供综合诊断、切实可行的落地解决方案咨询服务,助力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稳健发展,实现全球化战略布局。

部分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szprm@incorp.internationa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