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计税务新闻

当CRS遇上加比规则,境外收入申报应当如何进行?



近期因CRS(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,共同申报准则)交换,不少持有境外账户的人士收到了税务部门发送的SJ短信。SJ短信的送达意味着个人在境外的银行、证券、保险或信托等各类金融账户信息,已通过CRS机制交换回了中国税务机关。相关阅读《「彦德国际深度解读」收到“SJ短信”怎么办?一文读懂境外收入申报


CRS涉及到税务居民身份判定、金融账户定义、信息交换范围,甚至包括通过公司、信托、基金等架构持有资产时的“穿透”识别。其核心是 “基于税务居民身份的全球税务信息交换”,本质是让境外收入透明化,防止跨境逃税。


在CRS框架之下,税务居民身份的判定是跨境涉税信息交换的核心环节。实践中时常存在一个误区,以为自己的国籍就是税收身份所属国家,实际上二者并不完全等同。而当同一自然人在两个国家均被认定为税收居民时,为判定其税务居民身份所属,避免双重征税,国际上引进了“加比规则”这一概念。



何为加比规则?


加比规则(Tie-Breaker Rule)是国际税收领域中,用于判断个人税收居民身份的通用规则。当一个人根据两个国家(或地区)的法律,同时被认定为两地的税务居民时,就会发生“双重税务居民”的身份冲突。加比规则通过一系列层级化的判定标准,按照优先顺序逐步比较,最终确定该个人应归属于哪一方的税收居民身份,从而避免双重征税。


加比规则判定遵循严格的优先级顺序,一旦某一层级明确归属,判定即终止。


01、永久性住所


个人拥有的、可供其永久使用的住宅(无论是自有还是租赁),该标准体现了个人与某个地域之间最稳定、最持久的联系,其核心是住所的稳定而非数量。


02、重要利益中心


综合评估家庭和社会关系、职业、政治文化活动以及经济资产分布等核心利益所在,如家庭成员常住地、主要收入来源地、资产管理中心等。


03、习惯性居处


统计纳税年度内在双方境内的实际居住天数与居留规律性,排除短期出差、旅行等临时性停留。


04、国籍


仅在前三项无法判定时启用,部分跨境税收安排(如内地与香港)会排除该标准。


05、主管当局协商


如果上述标准均无法判定,由双方主管当局通过协商确定最终身份。


随着全球税务监管的日趋严格,加比规则愈发成为解决国际税务争端的高级工具。作为境外收入申报的 “前提标尺”,只有通过加比规则明确税务居民身份,才能确定境外收入的申报归属地与计税规则。



CRS下境外收入合规申报路径


全球税务信息透明化程度不断提升,CRS信息交换机配合加比规则的身份判定,境外收入的合规申报已成为必然。在此背景下,合规申报的核心在于 “明确身份、厘清资产、主动申报”。


01、明确税务居民身份:若存在双重居民身份冲突,则依据相关税收协定的加比规则,明确唯一归属国。


02、排查需申报的境外收入与资产:包括但不限于海外银行存款、股票、债券、基金、离岸公司及信托持有资产等CRS申报范围内的金融资产。


03、核对历史申报合规性:包括过往境外收入是否按规定申报、排查是否存在未申报的“隐性收入”。


04、依据税务身份所属地的政策规定,主动履行申报义务



全球税务透明化的治理逻辑闭环


CRS、加比规则与境外收入申报,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全球治理逻辑链:CRS强化信息监管,加比规则明确身份归属,境外收入申报则是最终的合规落地。理解这一闭环,便能洞察未来税务合规的核心:唯有主动在此框架下明确身份、透明资产,方能将合规压力转化为管理优势。


未来的税务规划,已从利用信息差的“隐秘博弈”,转向在全面合规基础上的“透明规划”。对于跨境人士而言,唯有主动主动将合规置于首位,并善用规则进行长远、稳健的布局,方能在这场深刻的全球变革中,实现资产安全与世代传承的终极目标。

部分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szprm@incorp.international